第八十三章 言官制(下)-《醉枕山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过了两三年之后,都察院地位上升,便可以开始着手慢慢清理陛下不想看到的势力。

    而这个时候,就需要一位陛下信得过,又能服众的人。而且此人作为都察院的中坚力量,才学功名不能太差,那么究竟谁最适合担任这个职位呢?

    很显然是自己。林甫勾起嘴角,叔父着手安排拉拢了寒门士子们,自己总也要跟两步棋才是。

    到时候诸位寒门才子入了都察院,创办了六科,究竟谁最适合领头?还不是自己这个所谓的“寒门领袖”?

    这就是林甫冒险不正面答卷,而是提出这样一个言官体系的最终目的。

    自己是陛下结拜弟弟的儿子,身份上信得过。自己家族枝叶稀疏,只和陛下的亲弟弟叶王府关系亲密,没有尾大甩不掉的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自己的才学过人,就算没有连中三元成绩也是世间一流的人物,名望上说得通。更重要的事情是,自己是这个方案的提出者,设计者,陛下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,怎么做,用起来很放心。

    官位的品级上升是有最低限度的,自己中了一甲才是七品官,要是按照正常的流程,就算这么多层关系在,自己又那么早,十七岁半步入七品翰林的位置。

    但想慢慢熬到一品二品入内阁,那再怎么样也得十来年,三十多岁了。

    若是自己走了这么一个路子,给了陛下一个正当理由宠信自己,等自己翰林磨砺几年出来入都察院,那升级度肯定比正常流程快得多。

    自己提出了这个改革方案,等到两三年都察院树立好威信后出翰林入都察院给陛下当刀子使,五六年的时间,就有可能直逼正三品。

    因为翰林院是老机构,现在内阁的阁老们全是翰林院出来的,这条路虽然稳,但是太慢了。

    而都察院是新机构,现在还在摸索阶段,自己指明了方向,再加入进去立功,跳着级往上爬就成为了可能。

    等到自己爬到都察院左都御史,那就是从一品的大员,再转型入内阁当个阁老,绝对比在翰林熬要快至少一倍,岂不美哉?

    这就是林甫的小算盘,因为说到底他在什么吏治,农业,经济,军事等等领域都没有什么过人的天赋,就只是普通人一个,有前世的史实借鉴,也只是一个聪明一点的普通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